議一年多的新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將于今年“十一”正式實施。新的礦泉水國家標準與舊標準最大的特點在于增加了溴酸鹽的限量指標、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認為,天然礦泉水新標雖然不會對礦泉水企業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的成本負擔。這無疑令已處于“微利時代”的中國瓶裝用水行業,利潤更加微薄。
新標準:溴酸鹽難題終解決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獲得證實,今年3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新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將于10月1日正式實施。
經對比新舊《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新標準最大特點是新增了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指標限量,規定每升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
去年6月,有媒體披露礦泉水中含溴酸鹽過高可致癌的消息后,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后,中投顧問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溴酸鹽在國際上被定為2B級的潛在致癌物,是飲用水行業廠家大量使用臭氧進行殺菌時,不可避免的一種毒副產物。如何去除溴酸鹽或減少其含量成為礦泉水企業的一個重大難題。
此外,新標準還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但增加了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同時增加了銻、錳、鎳等三種金屬物質在天然礦泉水中的指標限量;并要求不得用容器將原水運到異地灌裝;飲用天然礦泉水必須在標志中標示水源點名稱、且標簽不得聲稱有醫療作用等。